科技创新信息更多 改革开放信号更浓 企业投资信心更强
大型论坛接踵而至 彰显中国经济强劲脉搏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走向尤受各界关注。“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近段时间,各地接连召开的大型经济论坛和博览会,成为观察中国经济走势的重要窗口。
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到中国宏观经济高层研讨会,从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到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从第85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到第三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从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到规模和质量上均超首届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大型经济论坛和各类博览会接踵而至,持续释放各种利好,彰显中国经济强劲脉搏和澎湃之势——科技创新信息更多,改革开放信号更浓,企业投资信心更强。
不畏浮云遮望眼 中国经济底气足
聚焦当下,中国经济具备充足底气。9月初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指出,中国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位居第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需求拉动协调性明显增强,产业升级步伐稳步加快,创新驱动力不断增强。
“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潜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可能会产生无穷的创造力。”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许宪春表示。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信心不减。“我国近两年依然有条件保持6%以上的经济增速,2020年后经济增量依然是全球最大。”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判断。
10月25日,中国宏观经济高层研讨会暨“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2019年秋季预测发布会”上,百位经济学家问卷调查显示,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中国经济能够实现预期增长目标。
这种信心来自于中国巨大的市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还来自于中国经济不停歇的改革步伐。多位专家指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逆全球化思潮暗涌。中国经济仍保持战略定力,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但短期波动不改向好态势。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明确目标,中国这艘巨艇仍蹄疾步稳、勇毅笃行。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和中国企业共同的目标。11月2日至4日,第三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将在山东济南召开,论坛将聚焦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聚力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探讨中国企业改革发展的新发展理念,推进政商对话、政企合作、招商引资,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动企业创新融合和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风潮起 促进发展新动能
数字经济正以澎湃之势,蓄势中国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4.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9%,同比提升12.9个百分点。
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标杆还在加快打造。10月20日召开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浙江省、河北省(雄安新区)、福建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等6个“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获授牌并正式启动创建工作。
中国科技创新环境持续优化。10月29日,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临港新片区开幕。包括44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65位世界顶尖科学家以及上百位中外院士科学家、青年科学家,共同探究全球科技发展趋势。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表示,上海将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不断强化原始创新,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持续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聚焦生命健康、资源环境、物质科学等前沿领域超前谋划、前瞻布局。不断强化开放创新,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集聚、配置一流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
借助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WLA)的集群效应,临港新片区正在加快建设“WLA科学社区”。“‘WLA科学社区’立足于为临港、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顶尖科学家交流地标。”上海临港科技创新城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炯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未来已来,世界可期。
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中国科技创新步伐仍在持续加快。以“5G融合,共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为主题的2019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将于10月31日至11月3日召开。三大运营商将正式上线5G商用套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最新进展也将亮相。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技术进步、创新驱动是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关键一招。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盘和林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张海冰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中国正致力于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增长新动能,尽快在“5G+行业”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实现供给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正逐步成为全球创新中心之一,本土的科技人才和创新成果正在不断涌现,与此同时,中国也坚持开放创新理念,愿意与全球科技工作者广泛交流、充分协作,共同推进科技研发和创新的不断进步。”
开放步伐不停歇 世界经济添活力
作为新型开放大国和经济转型大国,中国还在通过全方位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10月26日,“大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第85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在海南省海口市开幕。与会嘉宾指出,我国将从多个领域加快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以开放创新为重点形成高质量发展新突破。备受关注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正全力落实各项改革举措,深化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努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开放制度的建设也在加速。国家发改委体制改革综合司司长徐善长在论坛上透露,我国正在加快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将从优化清单动态调整机制、联动破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开展放宽市场准入试点、完善清单信息公开机制、推动清单措施与网上行政审批事项无缝衔接、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等六方面来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体系。
中国的发展不只聚焦自身,还着眼于全世界的共同发展。一年前,我国首创了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数日之后,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又将如期而至,而本届博览会在规模和质量上均超首届,将有来自150多个国家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展,更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将在进博会“全球首发、中国首展”,国内外采购商和专业观众有望超过50万人。
“进博会既是中国主动扩大进口,向全世界优质商品和服务敞开市场的重要举措,也展示了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与诚意。中国致力于通过贸易和投资,与世界共享发展成果。此次展会展览面积两次扩大,仍然‘一展难求’,也体现出全球供应商加持中国市场的信心。”张海冰说。
“中国不断敞开开放大门,给世界也带来了巨大红利。”盘和林指出,根据WTO统计2016年数据计算,中国每增加10%的进口,将会给其他国家带来约1392亿美元的出口增长,平均提升0.21个百分点。对于国内经济而言,进口种类和规模的扩大,也有助于弥补我国产业结构的薄弱点,进一步激发消费潜能。
一系列的开放举措将有效促进中国发展的提质增效。“作为新型开放大国的中国,过去4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由此,需要以开放创新的突破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以开放创新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优势,以开放创新释放经济转型升级蕴藏着的巨大内需潜力。”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记者 班娟娟 王文博 罗逸姝 实习生 俞卜丹)
关键词: 中国经济